王在心中,将婉宁和其他众人区分开来,划作是“有用”的那一类。
可是,“有用”和“可用”,这是明晃晃的两个概念。
人的信任,是需要时间的。
同样,婉宁现在有时间 还有着谢危来做担保。
天然的优势就是,能够大幅缩短被“审查”的时间。
婉宁再怎么说,在平南王的心里,都抵不过一个谢危管用。
心里面的一杆秤,天平朝向何方,平南王清楚得很。
最终,在谢危承诺为平南王做N多事情之后,平南王收下了婉宁这一个临时徒弟。
收下归收下。
说和做,完全可以是两码事。
时间整整过去了一年,婉宁从未在大乾停留过这么久的时间。
不过,这也应该能够理解。
或许就是和能够被人看见有关。
跟着平南王的这段时间,婉宁感受到最鲜明的一点就是平南王和谢危的处事风格完全不同。
一个不择手段,一个留有善心。
谢危因为“尊卑有别,贵贱不等”被推了出来,哪天死在无边飞雪之中的三百百姓也是如此。
他很难不将自己放在某些弱势群体的角度,比如说是无辜的百姓。
所以在行事的时候,谢危会下意识的产生顾忌。
前面七年,在谢危还是薛定非的时候,根植在脑海中的“仁义礼智信”,一时半会儿是抹不掉的。
甚至是在突遭变故之后,产生了异化,形成谢危自己能够认可的“仁义礼智信”。
在本质上,改变之后的,已经和传统所授,有了巨大的差别。
再说平南王,他本身就是贵族出身。
他姓沈,是现任皇帝的亲兄弟,是先帝的嫡子。
按照平南王的说法,就算是他当时年纪小,那也该是“嫡庶有序”,而不是贸贸然就让一个宫女所处的皇子继位。
这对他来说,一点都不公平。
很可惜,皇位的更迭,是不讲究“公平”二字。
垂垂老矣、风烛残年的先帝,正值壮年,膝下已有成活子嗣的庶子,尚且年幼,不通人事的嫡子……
先帝也没有办法,总归就只有三个儿子,中间那个先天有残缺,如何能够登上帝位。
为了大局考虑,先帝最终还是将皇位传给庶子。
但是,加封嫡子为平南王,并且将手底下的私兵暗卫,全都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