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妾就来气,二郎,您选谁不好,偏选那唐俭当礼部尚书,他那人您又不是不知道,虽和我们李家是世家之好,可他本身自己就放荡形骸,又怎么能胜任“
李世民嘿嘿笑了两声“观音婢,你不懂了吧,这唐俭本就魏晋风流,我让他来当礼部尚书,就是为了避免礼部对天子的各种行为要求,这又不行那又要怎样的。我任用唐俭,这样满朝文武只会先找唐俭的麻烦,唐俭不倒就找不到我身上来,可当今天下,又有几人能辩得过“辩才无双,八骏之上”的唐俭呢。”
长孙皇后不禁莞尔“谁能想到,咱堂堂的大唐天子,竟会如此狡黠。“
李世民再次得意地笑了。
”咦,这都是些奏章,二郎,您怎么把这些奏章都贴在这宫里的墙上啊。“
”我大唐是马上得的天下,南征北战,全天下没有我李世民怕的人。可这要怎么治理天下,我没学过,但我却知道,治理天下,就离不开那些饱学之士,可他们讲的有没有道理,有些人彼此间的话甚至互相矛盾,这些却都是需要做皇帝的我来分辨的。我令人把这些有用的语句抄写下来,贴在这里,以便随时观看,随时思索。“
”这么多,为何不让宫女来帮忙。“
“我怕宫女弄坏了奏疏,所以不令她们做。而且自己贴的,找起来也好找。”
”我来帮您”,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从十几岁时相识、相知、相爱,却一直相敬如宾,面对自小在军营里生活、成年后又长年行军打仗、行为不拘小节的当今皇帝,长孙皇后刻意一直以礼敬称。
“对了,观音婢。今天还有件趣事。”李世民边贴边说,“高阳去年年底不是生病了嘛。”
“是啊,整个太医院束手无策,后来还是魏太医去请了他的师叔孙思邈才开出来个药方,妾记得,还有份药引叫“麒麟泪”,结果去哪里寻“麒麟泪”又是个问题,最后还是让太史局那名新进的仕郎李淳风推算,才得出句“麒麟泪落,东南歌起”,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