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然,一听张世康的解释\\/(敷衍),崇祯皇帝立即就放弃了自己本来就认为不合理的想法。
\n
\n
尤其是那句,只要有他在京城坐镇,张世康出征在外就很安心,直接让崇祯皇帝嘴角上扬,压都压不住。
\n
\n
果然,即使是在军务上,这小子也离不开朕呀!
\n
\n
有时候就是这样,你看不上的人在夸你时,你觉得对方是在反讽你,对方做啥都是刁民想害朕。
\n
\n
但倘若你很在意一个人时,他对你做啥,你都觉得是在为你好,绝非那些妖艳贱货一般可比。
\n
\n
见三言两语就把老哥哄成了翘嘴,张世康便顺势敲定了让朱慈烺随军的事儿。
\n
\n
崇祯皇帝甚至还主动提出,此事不必上报朝廷,俨然是让张世康悄摸带走,免得朝堂里海中期等文臣再聒噪。
\n
\n
事情刚敲定,朱慈烺的嘴角也压不住了,甚至还做出了欢呼的动作。
\n
\n
十三岁的朱慈烺正是叛逆的年纪,先前他跟朝中文臣学儒,那些先生总会告诉他,君子应该怎么做怎么做。
\n
\n
那时候的朱慈烺比现在还小,觉得先生说的话肯定都是对的,即使他不理解那些拗口的大道理是什么意思。
\n
\n
他按照那些儒家经典里的大道理来要求自己,即使那时的他才八九岁,但那时候那些文臣都夸他有储君风范。
\n
\n
那时候朱慈烺其实不明白,为什么大明满地饿殍、内忧外患,那些先生曾多次隐晦的表达,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天子不够贤明、不够仁厚。
\n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