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计划”,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学术视野和资源整合能力。
他能够与国内外顶尖的科研人才进行交流与合作,接触到更多前沿的科研理念和技术。
同时,他也获得了更多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机会,在推动我国真空计量技术创新和发展方面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为当选院士增加了有力的筹码。
李得天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终身院士,标志着他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国际宇航领域的广泛认可,提升了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这使他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真空计量技术的发展成就,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为我国航天事业在国际上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也为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提供了重要的国际声誉支持。
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对他长期以来在真空测试计量领域所做出的系统性、创造性贡献的全面肯定。
他解决了真空中性气体、真空等离子体和复杂真空效应的测试计量难题,建立的真空测试计量体系在我国载人航天等多个重大工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些成果为我国国防科技建设和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实至名归地登上了我国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学术殿堂。
院士科研之路
李得天院士是我国着名的真空测试计量专家,长期从事真空计量及真空环境下多参数综合测试工程研究工作。
李得天院士创新性地提出磁悬浮涡轮分子泵级联与非蒸散型吸气剂选择性抽气相结合的室温抽气方法。
他率领研究团队自主设计研制成功我国首台超高/极高真空标准装置,将我国真空压力校准能力,由10^{-4}Pa延至10^{-10}Pa,填补了(10^{-12}~10^{-2})Pam^{3}/s气体微流量校准技术空白。
该技术解决了传统“静态膨胀法真空标准”的活性气体脱附和渗漏等干扰问题,使我国真空计量技术进入国际前列,为我国月球探测、航天器空间环境模拟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计量保障服务。
他带领科研团队,依靠自主创新,突破了真空中性气体测试计量系列关键技术,建成了以国家计量标准、国防最高计量标准、ISO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国防军工计量规范等为核心的国防真空计量技术体系。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真空计量工作直接支撑了我国航天泄漏检测工程,为火箭和卫星提供了计量保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