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天下,唯有大崋可为之。
如此,为了汉家江山,为了这天下亿万黎庶,彝仲以为,福建、两广、云贵、四川是不是该归顺大崋,让这天下多保留一些元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听了这番话,夏允彝终于猜测到了侯峒曾来意,诧异道:“你莫非想要我劝降沈公?”
沈犹龙,现任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且在任上数年,实权在握,无疑是影响南方局势的关键人物。
侯峒曾赞道:“彝仲聪明,我确实是奉命而来,请彝仲仕崋,协助劝降沈犹龙。”
听侯峒曾道明来意,夏允彝先是一阵沉默,随即道:“侯尚书高看夏某了,夏某虽与沈公有数面之缘,但在国家大事上却也难以影响到他的决定。”
侯峒曾道:“仅靠我与彝仲或许差些分量,但若加上陈子龙呢?”
夏允彝闻言诧异,“陈子龙也降崋了?”
“没有。”侯峒曾摇头,“他在绍兴被俘后,不愿降崋,便被罚作苦役。若无立功表现,他恐怕要三年后才能被释放。”
夏允彝听了紧皱眉头。
他是知道陈子龙在绍兴通判任上抗崋被俘一事,原本认为陈子龙既没被崋军杀害,以其身份也就是被软禁,没想到竟被罚作苦役,而且长达三年。
陈子龙出身官宦之家,如何受得了劳役之苦?
别没能熬过三年,累死在浙江。
夏家、陈家算是世交,他与陈子龙更是好友,此前甚至准备让儿子夏完淳拜陈子龙为师,学习科举制艺。
陈子龙落难,他不可能无动于衷。
侯峒曾此时又道:“彝仲若能先劝降陈子龙,我等再一起劝说沈犹龙,把握便大很多。
若沈犹龙愿意降崋,福建、两广便可免去很多刀兵之灾,不知多少百姓能因此免于一难。此有利于天下百姓之事,彝仲难道不愿为之吗?”
夏允彝曾在福建做官,自然希望福建百姓少遭受一些战乱。
而且如今他也感受到了,大崋治下确实比大明时强了不止一筹。
或许,为了天下百姓,他不该太计较个人名声,应为结束战乱出一份力。
想到此处,夏允彝道:“侯兄容我考虑几日,如何?”
听夏允彝改口称他为“侯兄”,侯峒曾便知道这事多半是成了,于是微笑着应道:“那我便过几日再来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