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陛下。”
“李先生请起。”说话间,刘升下去亲自将李邦华扶了起来,又指着殿中座椅道:“李先生请坐。”
李邦华并不知刘升与人谈话的习惯,一时有点受宠若惊。
起初李邦华随刘同升、杨廷麟等江西名士来南京,只是抱着看一看的想法,心里是偏向不仕崋的。
可一路上的见闻,再加上在南京呆了几日所见的种种事情,让他改变了想法,决定仕崋。
刘升对李邦华早有了解,知道这人在军队建设方面颇有才能,历史上曾先后整顿大明北京、南京的京营,在重重困难下让大明京营勉强有了一点战斗力。
只可惜时运不济,最后在京城被闯军攻破时,选择了殉国。
所以,得知李邦华有意仕崋,刘升是颇为惊喜的。
他打量了李邦华一番,见其发丝斑白,不禁问:“李老先生贵庚?”
“草民已六十九了。”
“那老先生平日里可得注意保养身体。”
“多谢陛下关心,草民身体尚且硬朗。”
简单寒暄几句,刘升便直入主题,道:“我知李老先生曾整顿大明南北京营,对军队建设颇有心得。
如今既愿仕崋,不如便在军务院任军政部左侍郎一职,了解我军情况的同时,也可帮朕处理一些军政事务。如何?”
李邦华没想到刘升如此直接,但他既决定仕崋,便也不谦虚。
毕竟他已经六十九了,若不勇于任事,再过几年恐怕真没那个精力了。
于是应道:“臣,李邦华,领旨谢恩!”
刘升道:“距离今日的军务会议尚且有半个时辰,不如李卿便跟朕先聊聊对军队以及天下局势的看法。”
“是。”
李邦华应了声,便略带着几分拘谨,跟刘升聊起来。
这一聊,刘升发现李邦华在军队建设方面的才能比他预估的更高,而且还有不少高层、大局上的经验,正是崋部出身的官员所欠缺的。
李邦华对刘升的谈吐、见识则更加惊讶。
这让他想起听到的一则传言——刘升乃谪仙降世。
之前他对这传言嗤之以鼻,如今却有点相信了,否则实在难以解释,刘升如何在二三十岁的年纪,便有如此广博的见识。
等聊到最后,李邦华已经将刘升看作如唐太宗一般的在世圣君,认为辅佐这样一位圣君开创一个比肩汉唐的盛世,要比为朱明尽忠强得多,心里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