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吸了口气,蔡邕也顾不上郑玄了,急匆匆推门而出,奔着客室找两个女儿询问情况去了。
“进来吧。”
郑玄早知道诸葛亮在门外,估计对方将自己与蔡邕的对话听了七七八八。
诸葛亮低头看了看地()
面。
平日他是不会做这种偷听之事的,但是这一次涉及种平,他实在是没忍住心中的好奇。
“你那"弹簧"研究的怎么样了?”
“太史令曾言,在犁具的犁铧部安装弹簧,可以减轻犁地时的所遇土壤阻挡之力,节省耕作之人的力气,我用铜丝试了试,发觉铜丝过于纤细,所提供的弹力也不足。”
诸葛亮目露苦恼:“我曾写信询问过此事,太史令在信中说可以用青铜制成片簧……亦可以用搓成的腱绳或毛绳拉紧做成扭簧,后者可用于石弩和抛石机之上,增强二者的威力。”
“我虽不知片簧是各种模样,但扭簧却是做出来了,可惜无处可用。”
郑玄听着倒也颇有兴趣:“只有青铜与铜可做那用在农具在的弹簧吗?”
“太史令说最好的材质是"钢",似乎可用"白口铸铁"之术制成,但听闻制作麻烦,损耗颇多。”
诸葛亮其实在《太平经》里看到过炒钢之法,但他不敢当着老师的面说。
“又闻有"百炼钢"之法,所炼之钢所制刀剑,皆为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