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天傍晚,在自习室写完本周该交的功课,雁游收拾书包,去了即将关张的潘家园,将陈博彝请到家中。
☆、第74章
在雁游去通州野外作业、到广州参加会议的这段时间里,陈博彝也为了个人收藏瓷器展览一事,忙得脚不沾地。联系场地、布置展厅等等,直到雁游一行回京前夕,才大体搞定。
到底是上了年纪,忙活完这一堆事儿,陈博彝累得够呛,当下在家闭门谢客,准备好好躲两天清静,养精蓄锐。免得等展览正式开始时精力不济。
不过,别的客人他可以不见,雁游却是不能不理。毕竟这次展出的好几件东西,都是雁游帮忙修复的。
尤其是那只精仿的蓝釉描金燕耳尊,经陈博彝几位圈内好友之口传扬出去,早勾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心,就等着一睹究竟。如果不是出于种种顾虑,雁游没有公开用燕耳尊“钓鱼”、诱得豹哥及其同伙落网一事,这件古物只怕早在四九城的古玩圈内引起哄动了。
当下雁游亲自上门邀请,陈博彝自然无有不允。一老一少溜溜达达地来到雁家,同罗奶奶、慕容灰一起吃了晚饭。席上老爷子不断询问雁游此次出行的经历,听一回叹一回;雁游也趁机打听了一些展览的事。
等端出饭后果盘时,见火候差不多,雁游便将打算说了出来:“陈教授,如今您店里积年的东西已经修复了大半,剩下的约摸一两个月就能做完。这次展览肯定有不少您的老朋友来捧场,我想沾沾光,借机露个脸,多条挣钱的路子。您看方不方便?”
在潘家园,古陈斋的生意至多只能算中等,人脉更算不得一流。但职业使然,陈博彝结交的基本都是知识分子,其中更有几位出身书香世家的人物。这一类人在古玩界的影响,却是不容小窥。而英老虽然出身不凡,但这几年已经不怎么买卖古玩了,雁游也不好意思再麻烦他老人家,便趁陈博彝出个展的机会,提出这个要求。
雁游知道,若能与这些圈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