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游根底,只是听一位相识的老师介绍时夸奖了几句,就又嫉恨得红了眼,迫不及待要在雁游面前立威,还妄想扮无辜,最后却被揭了老皮。
见他又在那儿咬牙切齿,师弟们都知道师兄又陷入了妄想,也懒得理他,跟着老师到英老等人面前去打招呼,把姜路云独个儿晾在了一边。
这边发生的小小插曲,其他老师都看在眼里。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心中却早对姜路云下了定论。反观雁游若无其事,并未动怒,对他的评价不免又高了几分。
一晃便到了第二天。早上七点多,主办方的工作人员终于露了脸,带着两辆专车过来接人。
这次会议算是民间性质,名义上打着学术交流的旗号,实际是广州一家私人加工厂,为了拉订单讨好几位大客户而想出的公关策略。那几位大客户都是华侨,手里至少握着一两个国际服装品牌。如果能拉到代工业务,工厂老板这辈子就可以躺着吃喝了。
不过,他的工厂无论价格还是手艺,相比其他厂子优势都不是很大。但这位老板却很有想法,四处打听这些客户的爱好,准备投其所好。
得知在业内处于龙头地位的某华侨老板喜爱收集古玩,还感染得交好的生意伙伴都跟着附庸风雅。再辗转打听到对方和国内知名学者英老教授是老相识,工厂老板当即拍板,决定出钱赞助一次学术会议,邀请英老参加,拉足该华桥的好感。
考虑到只请一位学者不太像样,他索性广撒网,给所有打听得到姓名、专业挨边的知名高校老师都发去了邀请函。
这年头,商家赞助之事十分罕见,而且上头近几年主抓的是文艺百花齐放,对古玩关照不到。
听说来回食宿全包,还能和同行交流,机会难得,连英老都动了心。又见受邀嘉宾里颇有几位多年不见的老熟人,不提环境什么的,至少交流应该能保障,当即决定赴会。而其他人的想法也同英老差不多,所以颇有几位赴约者。
一个在古玩界名不见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