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人坚持的时间还蛮久的,不喝水不走动,抖着二郎腿搓着手,一坐就将近两个钟头。
快到午饭点了,房间里虽说没什么值钱的物件,但也不能把外人扔在这儿不管。想按时下班的职工只得说道:“小伙子,这会大概得开一天。这样吧,你把东西给我们看一眼,如果当真不错的话,我们可以打断一下会议,特别请领导出来同你谈。”
“这……”小伙子舔了舔发白的嘴唇,一副蝎蝎螫螫的样子,还是有些不情愿:“你们可别不识货……”
类似的话不知听过多少次,但职员还是不可避免地生出鄙视心,用挖苦的口气说道:“能送到这儿来的东西,基本都是我们先过目,再交给领导定夺。你说我们识不识货?”
被噎了一下,年轻人终于识相了一些,挤着小眼睛,从包里掏出件用蓝底花布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因为他完全是副乡下人的打扮,挎包又扁扁的看不出轮廓,适才职工们都猜,拿来的东西多是碗碟之类的小东西。除非是有古代大墓葬群的地方,会有些难得之物。否则乡下基本就是瓶瓶罐罐,或者石雕什么的,珍贵程度有限。
当下看那东西并非猜测中的瓷器,而是扁扁平平,略长近方,根本猜不出会是什么,职工们不由都来了兴趣,纷纷放下手里的报纸茶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青年的一举一动。
被这么多人盯着,年轻人似乎有些害羞,腼腆地低下了头。但手上的动作却不见慢,三下五除二解开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袱皮,把东西往那女职员面前一递:“你给看看。”
这些员工上岗前都经过分门别类的培训,断金石、辨瓷器、认字画……各有分工。虽然还达不到专家水准,但好歹比学徒强些,至少能认出古物最基本的特质、与常见的作假手段。当然,过了他们这一关,还要交给上面再验看。
接待的这位女职员资历较老,为人又好学,差不多把几种类型的鉴别要点都学到手,被公司同事戏称为百科全书,很少有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