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势力,武力强行留下他们,恐怕难以成功,还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
其他大臣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苏东影看着手中的辞呈,无奈地叹了口气,最终还是批准了这些辞呈。
看着吴氏和费氏的官员们离开,司徒氏的人却仍留在天锆城,苏东影心中隐隐有种不安的感觉。他知道,这些人不会轻易放弃,一场更大的风暴或许即将来临。而苏运马,也并未按照司徒博谋的安排离开,他还留在国都,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日子一天天过去,太后的葬礼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举行完毕。帝国廉亲王见局势已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只能带着使团灰溜溜地离开梁国。离开前,他曾劝说苏运马跟他回盛京,可苏运马拒绝了。他不甘心就这么离开,他要留在国都,寻找机会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苏东影监国之后,他深知梁国在经历了这场动荡后,急需稳定和发展。于是,他事无巨细,亲自处理每一件政事。朝堂上,他努力安抚着剩下的官员,鼓励他们齐心协力,为梁国的未来努力。民间,他下令开仓放粮,救济那些在战争中受苦的百姓,还组织人手修缮被战火毁坏的房屋。在他的努力下,梁国朝堂和民间暂时安定了下来。
然而,这种平静只是表面的,暗潮在深处涌动。苏东影知道,费氏家族是梁国最大的隐患之一,必须尽早解决。于是,他开始对费氏家族动手。他免去了张子坤、赵筠的官职,并将他们调任到偏远之地,削弱费氏家族在朝堂的势力。
尹帝见局势变化,主动请辞枢密使一职。苏卿宪思索之后,册封费遥为枢密院正使,并要求他立刻赴任。同时,苏卿宪还要求费氏家族积极响应新政,为梁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费遥却称病不赴任,对苏卿宪的命令置之不理。费施施更是变本加厉,她杀了枢密院的一名官员,还殴打了尚书台的官员,公然挑衅朝廷的权威。
苏卿宪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他下旨要求费遥交出凶手,并立刻响应新政,否则将视为叛逆。费遥对此依旧置之不理,还传檄天下,称苏东影掌控朝政,苏卿宪已成为傀儡,费氏家族要起兵勤王。
费遥的檄文传遍梁国各地,他开始疯狂增兵,迅速占领了天漠行省北部的郡城。苏卿宪见费遥如此嚣张,不再犹豫,他昭告天下,费氏家族谋逆,下令孙颖婵率领四千多守军坚守古牟城,务必阻挡费氏家族的进攻。
一时间,梁国的局势变得紧张起来。天漠行省的古牟城,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孙颖婵站在古牟城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