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数年前,正值弱冠的元光耀进士及第,一时风光无俩,成功娶到吴王萧广瑞的独女汝南县主为妻。虽说吴王本姓杜,是异姓王,但从他受赐国姓这件事,就知道恩宠隆盛。
一个是没落书香门第的新贵,一个是开国功臣的大将军女儿,有长眼睛的人都知道,这门亲事的性质更偏向于县主下嫁。当时没多少人非议的原因是,虽然元光耀的品阶还不高,但众人普遍认为,他还年轻,很有封侯拜相的潜力。
元光耀的母亲,元家李老夫人,也这么想。她觉得吧,就算现时看着是他们高攀,但这只是暂时的,忍忍就过去了。等她儿子做了一品大员,她也能封个品秩,在家就不至于被儿媳妇压一头。
这心态是典型的得陇望蜀,不足为外人道也。
再来说汝南县主萧菡。她倒是真心喜欢元光耀,要不吴王第一个不同意这婚事。在嫁到元家后,夫妻琴瑟和鸣。大婚次年,萧菡就给元光耀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非是。再隔两年,女儿非晚又呱呱坠地。
照元光耀的想法,仕途顺利,老婆解语,儿女双全,他非常知足。所以七年后,小儿子非永的出生简直就是锦上添花了。
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就在非永两岁那年,几个谏议大夫联合上表,参吴王王府建筑逾制。
吴王府盛极一时,有些微末地方疏忽,也不是没有可能。另外,谏议大夫并不是什么举足轻重的官员,按理来说,掀不起多大风浪。
可是,偏生有人落井下石,呈上一封白亭军队伍调动的密信,旁敲侧击,暗指吴王有谋逆之心。
白亭军位于盛朝疆土北部,隶属陇右道,和关内道的三座受降城一样,是抵御突厥的前锋要塞。
胳膊肘往外拐可不是小罪名,当今圣上为此勃然大怒,下令撤了吴王大将军的职权。要不是念在吴王有从龙之功,此事也因发现及时而未造成太大损失,吴王府上下人等可就不是撤职软禁那么简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