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个司马昭,留你一命竟然还跟本侯搞出这些幺蛾子!”
\n
\n
实际上在得到部分情报之后便将白兔寺与司马昭联系在了一起,至于原因么……还得从佛教与印度教与密宗三者之间的联系说起。
\n
\n
其实很多人对于佛教有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常认为佛教起源于婆罗门教,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n
\n
而要理解这一点,还得从印度文明的起源说起,最早的印度文明大概出现在公元前三十世纪到公元前十五世纪期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而此地最早的宗教则是出现于公元前二十世纪左右的吠陀教。
\n
\n
吠陀教便是后来的婆罗门教的前身,但婆罗门教则是公元前十六世纪左右由雅利安人创立的,但其真正成形的时间却是在公元前七世纪左右。
\n
\n
而佛教则出现于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不过佛教并非是取代了婆罗门教而出现的,而是由释迦牟尼所主导的另一个新兴教派。
\n
\n
至于印度教,才是继承了婆罗门主体的教派,但与此同时,印度教也吸纳了一部分佛教与耆那教的教义,不过印度教的起步更晚,到公元一世纪左右其本身也就只有很少的几间寺庙,可以说势力并不是很大,不过到了公元六世纪左右的时候,印度教在印度河流域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宗教方面真正的主导力量。
\n
\n
当然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佛教与印度教的本质区别。
\n
\n
简单来说,佛教否认有创造宇宙万有和主宰一切的神,而印度教则主张万物都是由无所不能的梵神创造的。佛教主张“中道”,反对偏激;而印度教的不同教派不是极端自我折磨,就是放纵酒色。在社会生活中,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印度教则实行严格的种姓制度。
\n
\n
当然了,讲述这段历史,并不是要表达佛教有多好,更不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