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陛下快快立下章程,交由臣等,或由信鸽发出,或由飞骑传播,总要指挥了前线将士才是。”
刘颐闻声望去,见到了一张年轻诚恳的面庞,落在了群臣之中。
☆、第四十六章
刘盼闻言,不禁眼前一亮。只觉得诸臣争吵了那么长时间,竟只有这么一人解出了自己心中之意。是了,这战场上瞬息万变,每一秒都有可能发生意外,他饱读诗书数十年,更是深知其中道理。如此急切地召集群臣、呼唤女儿,不过是为了早些得出主意、想到应对的法子罢了,这些人却只顾着争吵,始终没能议定章程出来。那拂煦更是可恶,枉他对其颇为看重,却还劝他说不急于一时……此时不急,难道要等到吴川王打到这京都来,他再开始着急么!
更何况,此前他下了命令,要求下面将领行兵打仗,须要按照自己的命令行|事……虽有信鸽迅如闪电,可这命令也不是随时都能传达到的,若是双方正在征战之中,保不齐还是要见机行|事……到那时候,再想彰显皇帝威风,可就为时已晚了!还是要趁着先机才行……
这么想着,他看那底下年轻人便有了几分顺眼,那其貌不扬的诚恳面容更是显得可亲起来:“卿之言……”
“微臣徐自达,忝为陛下太仆。”徐太仆恭谨答道。刘颐看着他,在脑海里转了转,才想起这位太仆究竟是何许人物来。
——倒不是说他十分有名,只是刚巧身份较为尴尬,是被宫人们当作趣事说与了刘颐听的。而这件趣事,却恰恰与瑶川夫人有关。
说是忠烈之后,曾入选过羽林孤儿,因勇武善战、又谋略出色,经先帝考核后,被擢为百夫长。后又在对匈奴战役之中立了功绩,成了都统。
武官升官,全凭本事,徐自达年虽只有二十许,能有这样的地位,在大汉也不算惹人注目。先帝虽认为他可以栽培,却也没有特地注意过。让徐都统出了名、进而从实权武官变成了掌管皇帝车马、畜牧的太仆的那件事,却是与先帝面前的红人瑶川夫人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