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然后快速向内、向上冲击儿童的腹部,反复进行,直到异物排出或儿童恢复呼吸。冲击时要注意力度,避免对儿童腹部脏器造成损伤。例如,当较大的幼儿因吞食大块食物而窒息时,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每次冲击应是突然而有力的,频率约为每秒 1 次。
4. 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适用于窒息导致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
- 操作步骤:
- 如果经过上述急救方法后,婴幼儿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首先将婴幼儿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救护者跪在婴幼儿一侧。进行人工呼吸时,用一只手将婴幼儿的下颌向上抬起,另一只手捏住其鼻子,然后口对口吹气,每次吹气时间约 1 秒,观察到婴幼儿胸廓有明显起伏即可,吹气频率为每分钟 12 - 20 次。接着进行胸外按压,用两手指或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用手掌根部按压,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 1/3(约 4 - 5 厘米),频率为每分钟 100 - 120 次。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 30:2,即每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婴幼儿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例如,在异物完全阻塞气道且长时间未处理导致婴幼儿心跳呼吸骤停时,要争分夺秒地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五、预防措施
1. 环境安全管理
- 要确保婴幼儿生活环境的安全,将小物件如硬币、珠子、纽扣、玩具小零件等放置在婴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定期检查家中的家具、电器等是否有零部件松动可能被婴幼儿误食。例如,家中的抽屉应安装儿童安全锁,防止婴幼儿翻找里面的小物品。
2. 饮食安全注意事项
- 对于婴幼儿的食物,要根据其年龄和咀嚼、吞咽能力提供合适的食物。避免给 3 岁以下婴幼儿喂食整粒的坚果、果冻、大块的肉类等容易引起窒息的食物。在喂奶时,要选择合适的奶嘴,控制喂奶速度,喂奶后避免过度晃动或立即让婴幼儿平卧。例如,给婴儿喂食果泥时要确保细腻无颗粒,喂奶时可将奶瓶倾斜一定角度,使奶嘴充满乳汁,防止婴儿吸入过多空气。
3. 专人看护
- 在婴幼儿活动时,尤其是在其玩耍、进食过程中,要有专人看护。看护人员不能分心,如不能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等。例如,当幼儿在玩玩具时,看护者应密切关注其行为,一旦发现有将玩具放入口中的迹象要及时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