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研究开始承担起来几代光刻机的研究任务。
从最初的接触式光刻机开始,到发射式光刻机的研究,方光圻这一生才走了一半多一点,他们就已经走到了这个星球光学设备研究的巅峰。
然而这一切都是靠着任重直接开挂,将设备最为核心的设计问题拿出来后,他们按照这些设计努力去实现。
现在走到了极致状态后,曾经具有的一些短板就体现出来了。
虽然说光刻机光学镜头的制造原理并不复杂,但要做出超高精密度的光刻镜头,在技术和工艺两方面均有非常大的难度。在技术方面,大数值孔径(na)的技术难度非常高,需要基于双高斯结构设计组合出20枚左右的镜片,还要做到分摊球差、平衡场曲、抵消畸变。此外,为保障晶圆图案的质量,光刻机中每一块透镜的位置误差都必须小于1nm,同时还要能尽量消除光损失产生的热量。
在工艺方面,光刻机所要求的镜面光洁度非常高,需要采用精度最高的打磨机和最细的镜头磨料,这些除了在材料方面要求外,还要有技术极其高超的老师傅把关才行,因为先进光刻机镜头全部由手工打磨而成,要求高纯度透光以及高抛光。
而在这方面,黎明光学研究技术中心最强的技术师傅就是屠教授,但是在三德子的蔡司,屠教授当初只能算一个普通的加工技术人员,距离公司顶级大师傅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何况有些关键技术这些顶尖技术人员并不会传授。
“屠教授,我们要想快速达到设计指标,按照你的想法,我们是否需要同蔡司这样的光学巨头合作,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设计制作这套光学物镜系统?”方光圻教授沉思一会儿后问道。
屠教授有些秃然的苦笑道,“目前恐怕只能如此了。”
方光圻点了点头,下定了决心。
任重对于方光圻的国际合作请求毫不迟疑进行了批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