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随既又话锋一转说道,“只是在动手之前,咱们还要做些准备。”
杨士琦兴奋地说着,“朝廷不仅免去大帅的总督职位,如今又要不顾关外还有洋兵入侵,就急于解除大帅兵权,这固然有朝廷一直对大帅含有戒心的原因。”
“可这一次的动作,里面应该还应该有朝廷受到日本人、英国人压力的原因,目的就是阻止大帅参战,这件事咱们大可以多做一些文章。”
“先扇起舆论,让世人知道,朝廷为了顺从洋人,现在想要背信弃义,做鸟尽弓藏之事,从而引发世人愤慨,让大帅在舆论上占到上风,做到先发制人。”
“另外,如果有可能,咱们也可以多联系一下各省督抚和新军,和他们保持良好关系。”
杨士琦深吸口气说道,“待到时机成熟,咱们干脆也学学赵匡胤,也给大帅来一个黄袍加身!”
“那时,咱们也不求各省督抚和新军明确站到咱们一边,只要他们在初起时,能在大帅和朝廷之间保持中立也就可以了。”
杨士琦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如果要造反,舆论还是很重要的。
而且,如赵匡胤一般“被迫”黄袍加身,这对于迅速收拢朝野中那些对满清死忠的愚昧之徒,也会有一定收拢的效果,更利于很快稳定住各省局势,以免被列强所乘,出现割据势力,还要引发平定战乱的内战。
基于上述观点,滕毓藻认为,杨士琦所说,确实是一条稳妥路子,也是很可行的夺权途径。
“对!”
刘十九此时已经没了愤慨神色,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兴奋,听完杨士琦的话,不由击掌赞同,高声说道。“大帅,杏城先生这法子好,满清本就是外夷入侵,咱们推翻这个满人朝廷,夺回汉人江山本就占着大义,再用上杏城先生的法子,这就更妥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