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同时书院的大门的告示栏里出现了招生的条件和报名的方式、地址。
当然这告示贴出去的第一天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最后的落款人可郑源啊!郑源老先生虽然是帝师,身份高贵,但却不会将学子拒于高墙之外。
因此当告示贴出去之后,第二天就有人开始来报名了,然报名处的人让这些人填了报名表,留下自己的住址与名字,其他等候书院的通知。
接下来的每天都有人陆陆续续的来报名,其中不乏许多富商和官宦子弟。不过,都是同样的填报名表,留下姓名与地址等候书院的通知。
半个月的时间,来报名的人就达到了一千多人,但不论他们的身份如何他们都要经过相同的考试才能进到学崖学院。
第一关是比试,考的便是他对书本认知程度,这一关比较简单,只要有真材实料的基本都能通过。
第二官,则是面试。面试不仅考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要考学院老师的眼里。因为他们需要在短短的十几分钟之内大致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以及他的品行如何。
既然致力于培养人才,瑞婷就希望把每一步做到最好,公开、公正、透明,招进书院的学生可以不是很聪明,但是品行必须好。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书院总有一天会倒闭的,一个没有节操的书院是不会长久的存在下去的,瑞婷是不会允许自己建的书院是这样的下场,所以从开始就要把每一步走好走稳,这样才能让书院走的越长越远。
经过两轮的筛选,一千人中只剩下了三百零二人符合标准。
等录取的名单出来以后,许多人都忍不住的失望。但招生处的人却告诉他们他们还有另外一次机。不拘一格降人才,古人说的很好,但制度有所欠缺。瑞婷便结合现代的一些制度做了一些相应的改变。
于是在落选的六百九十八人中选出了五十名其他方面天赋突出的学士,并且将他们分门别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