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司令,我知道现在的情况很艰难,但你要明白,这次的国联大会对我们至关重要。
国际调停能不能成功,能不能让国际社会对日寇的侵略行径形成更大的压力,全看这些照片了。
我们不能有半点闪失。如果失去了这些照片,咱们就更难在国际社会上争取同情和支持了。
无论多么困难,你都要想办法接应他们。这是统帅部的命令,你明白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罗英深知陈诚话中的含义,他叹了口气,随即又道:
“司令,若是要接应他们,恐怕只能让他们先绕到北面,去浏河。
但这需要穿过日军当前的控制区,风险极大。”
听到这话,陈实哪里还能不知道罗卓英什么意思,但他却也选择了沉默。
毕竟,战局如此,他又能怎么样呢?
而且,其实陈实和罗英一样,不看好国际调停,日本人野心勃勃,不会轻易退让。
但相比起罗英,陈实对于统帅部总参的命令,执行的决心更大,他远比对方更懂得巴结领导。
所以,陈望和所谓的记者团,对陈诚来说,同样是烫手的山芋。
如果他们能安全撤回来,带着战场上拍好的日军侵略证据,自然最好。
但问题就在于,这根本不可能!
片刻之后,陈实才接着道:
“老罗啊,我知道你的难处,你的担忧我理解,统帅部也理解。
但统帅部总参的命令,我们必须执行,希望你能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这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战局,更是为了整个抗战的大局。
对了,多派些兵马到浏河接应的时候,再找几个外国记者,到现在拍一拍咱们的部队。”
而此话一出,罗英也当即明白了陈诚的意思。
看来陈实也不愿意在这些看似重要,但实际作用有限的所谓战场照片上,浪费将士的性命。
但统帅部那边,确实还是要交代的!
罗英此前下令孙参谋给陈望回复的那个撤退方案,其实和让67师听天由命,自谋生路,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一支溃兵,既然不可能冲破日军第十一师团的阻隔,回到后方,也不可能在日军战机的监视下,偷渡杨泾河,那怎么可能横行四五十里,安全穿过日军控制区,绕到北面?
不过,相比起前两条无数人试过的必死之路,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