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了下来。
“李尚书,留步。”
“魏仆射还有事?”李靖愣了愣。
“确实。”魏征看着李承乾马车走远消失,这才开口道:“关于占城稻的事情我还是希望李尚书暂时保密。”
“为何?”
这么利国利民的事情,难道不尽快禀报陛下吗?
为什么还要保密?
李靖眉头也是瞬间皱了起来,警惕的看着魏征。
见此,魏征摇头苦笑解释道:“太子殿下年纪尚幼,而且还是从古籍中得知占城稻的消息,你我二人皆是朝中重臣,要是不调查清楚就轻易的让陛下去收回林邑,到时没有占城稻这个东西,又该如何?”
“这......”李靖一拍脑门。
当游侠习惯了,今天被李承乾连哄带骗的说要去打突厥,他都忘了官场上的弯弯绕绕。
魏征见李靖反应过来,便露出了笑容:“李尚书乃是军伍出身,可派人前去查看一番,来回快的话不过三四月,倒是再做定夺也不迟。”
“好,老夫回去就让人去调查。”李靖拱了拱手,便告辞了。
这件事必须要快。
不然耽误了打突厥,就麻烦了。
而在回东宫的马车上,李承乾看着天色已经一片火红之色,路边却还有很多来来往往的人群。
微微皱眉,他询问了驾车的王泉:“王泉,长安最近有什么热闹的事情吗?为何他们这时还在路上游荡?”
唐朝是有宵禁的,天黑之后不能够穿越坊市,但在坊市内是可以通宵的。
李承乾走的这条回东宫的路可是大路,并不是坊市里面的小道。
这个时候这群人还不回家,等宵禁了......
赶马车的王泉,看了眼来来往往的人,也是皱了皱眉:“回殿下,最近长安也没有什么热闹的事情......”
话说到一半,他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对了,科考要开始了。”
科考?
这不就是古代的公务员考试吗?
在明朝之后称之为春闱。
意思也就是春天开始考试。
唐朝的科考分为三个层次,乡试,省试,殿试。
李承乾看这么多人,微微惊讶道:“科考的人有这么多吗?”
“回殿下。”王泉驾着马车看着路边赶考的学生,解释道:“今年应该是贞观朝第一次科考,所以陛下希望汇聚全天下的学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