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刘恪冷不丁一句,问的群臣无言,当然不是这么回事,但它就得是这么回事!
\n
\n
“太史令何在?你来说,今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n
\n
大汉还是很重视编史的,南迁之后,就更加重视了。
\n
\n
大小朝事、政令,虽然还未成书,但记载的事无巨细。
\n
\n
等来年被东胡灭了国,有自家编的史,还有机会美化一两句,不至于遗臭万年。
\n
\n
太史令萧元常,年不过三十,清瘦端庄,眉头紧锁,像是一直在琢磨着什么,见皇帝点着自己名,便出列答道:
\n
\n
“新帝继位,改元昭武,然权臣宇文拜当朝谋逆,文武百官惧其威势,畏缩不前,幸有新帝神射,箭诛逆贼。”
\n
\n
“好!”
\n
\n
刘恪一拍桌案,厉声道:“就得这么记!”
\n
\n
群臣不禁望向箫元常,你箫元常方才表现得很好吗?
\n
\n
也就岳少谦一人称得上忠肝义胆,剩下所有人都一个水平的臭鱼烂虾,放到后世,少说也得惹来两句口诛笔伐!
\n
\n
箫元常面色如常,是的,这么定性,显得大家都很不堪。
\n
\n
但他既然在太史令这个位置上,职责所在,可以美化历史,不能篡改历史。
\n
\n
已经对不起皇帝了,不能再对不起官职。
\n
\n
见群臣如此,刘恪的语气稍稍缓和了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