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辛辛苦苦建造了一条几百公里的超导输电线,还需要全程浸泡在液氮中冷却,成本得多么夸张.
\n
\n
所以为了让超导体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必须要找到T更高、最好是室温条件下(大约25℃左右)也能保持超导性质的材料。
\n
\n
从发现超导现象开始,物理学家对高T超导体的寻找从未停止,但一直举步维艰。
\n
\n
在发现超导最开始的70多年内,T的上限连突破-240℃都很困难。
\n
\n
还好后来物理学家陆续发现T超过-173℃的超导体,目前超导体最高临界温度的记录保持者是150万个大气压下的硫化氢,T大约是-73℃,离理想的室温还是有一定距离,如此高压的条件也意味着难以实际应用。
\n
\n
与此同时。
\n
\n
基于以上这些概念,超导材料又引申出了两个小支路:
\n
\n
室温超导以及高温超导。
\n
\n
一般情况下。
\n
\n
我们把临界温度高于40K的超导体称为高温超导体,而把临界温度高于300K左右的超导体称为室温超导。
\n
\n
也就是说在超导界,“室温”其实是要比“高温”高得多的。
\n
\n
更特殊的是.
\n
\n
直到如今这个时期,物理学界对于高温超导的完整机理依旧没有定论。
\n
\n
这是一个凝聚态物理领域中的黑洞,如今凝聚态物理公认推不动的问题只有两个: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