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一鼓作气,赌上大唐的未来西征。”
\n
\n
“现在这种情况,我们已经捡了大便宜,此次征战花费的钱财在可控范围之内,朝廷还扛得住。”
\n
\n
“若现在收兵,则等于白捡了这么大的疆域,实乃明智之举啊。”
\n
\n
这些官员们站在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语,神情真诚。
\n
\n
他们从民生、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此时收兵的好处,字字句句都似乎在理。
\n
\n
每天朝廷所要支出的白银,那都是海量。庞大的军费开支,如同一个巨大的无底洞,不断吞噬着国库的财富。
\n
\n
运输粮草、打造兵器、犒赏将士,每一项都是巨额的花费。
\n
\n
李治心里比谁都清楚,按照大唐现在的国力,征三百万将士,也只能维持一年。
\n
\n
一旦一年内打不下来,那么,才是整个大唐都要勒紧裤腰带的时候。
\n
\n
百姓们的赋税会加重,生活将更加困苦,国内的矛盾也会随之激化。
\n
\n
想到这些,李治的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但很快,他的目光又变得坚定起来。
\n
\n
裴行俭确实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他老成持重,每一场战役都谋划周全,极少犯错。
\n
\n
可在李治看来,他的速度太慢了!太慢了!按照他的速度,永徽四年,能拿得下吗?
\n
\n
想到这,李治皱起了眉头,心中的焦虑如同潮水般涌来。
\n
\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