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好好看看流程,培养学徒制度。不然这些男人能闹一次事,就能闹第二次,有恃无恐。现在染坊太依赖这些村妇,一旦闹事,就全部要停摆。如果培养起来学徒,所有的人都是可替换的,那到时候这帮村妇和他们丈夫也没有什么可以指望依赖的,不愁不听话。
染坊的事情,就这样平安无事的压下去了。偶尔坊间有些流言,也是说村妇里头有人不安分,汉子带着村里人过来捉奸。
夫子是光涵找的,一个老头。她要求夫子每次下课都要对孩子们讲要把学过的东西教母亲,谁教的好就有零食吃。大孩子们不太积极,他们知道自己父亲累,母亲忙,都不太愿意打扰他们。况且村里晚上也买不起蜡烛,只点着油灯,还得省着用。
小孩子们倒是积极,晚上了也缠着母亲,借着月光去教天对地,雨对风……
母亲们是不喜欢学这些的,农村人,一把子力气,学这些有什么用。但是又架不住孩子的央求,也只能打起精神,心不在焉的学。
父亲们是有一肚子怨言的,但是也只能嘴上骂两句。他们上次被县官打了板子,又画了押,有了案底。县官说一旦发现他们去打扰竹颂染坊的生意,下次就不会轻轻放过。染坊还能有什么生意?不都得靠人?人就是妻子,妻子就是染坊的财产。谁敢打?只能骂,恶狠狠的骂,骂她娘老子,骂她不学好。
妇人们是从挨揍过来的,如今只是骂骂,丝毫不觉得苦,甚至觉得日子正在逐渐的变好。有的妇人可以歪歪扭扭的用树枝子写自己的名字。张三丫,李小七……
零食果然如约的给了。小孩子们在一旁吃,大孩子们也嘴馋,便也回去逼迫自己的母亲学习。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n\n
\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