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顽固却坚持要战。
声称即便要议和,也该在取得了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再行提出,方才能在谈判桌上取得主动权。
眼下,大齐虽然取得了一些微小的胜利,却不足以垫定胜局。此时议和,彼此条件不对等,绝对占不到便宜。
最重要的是,他认为,对于敢挥兵进犯大齐者,必须要还以颜色——虽远必诛!
要把他打趴下,打得他疼,打得他再也不敢来犯!并且要让周边其他国家深以为惧,引以为戒才行!
偏偏他这种极端好战的性子,还得到了以和瑞为首的一帮朝中重臣的支持。
于是,等待以久的肃亲王认为,翻身的机会到了!
手底下一班幕僚们经过几个昼夜的激烈辩论,终于拿出一条妙计,怂恿他站出来,提议派出京营五万将士增兵前线,旗帜鲜明地支持萧乾,把两人绑到同一条船上来!
要知道,南宫宸虽然一直在招兵买马,但一来碍于经费有限,二来云南本就是穷乡僻壤,人烟稀少,这几年又不断经历战乱,所剩人口不多,青壮更少。
是以,到目前为止,麾下仍然不超过二十五万人,且其中只有不到一半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正规军。
如此悬殊的兵力,想要在正面战场上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朝中上下一片议和之声,就连萧乾这老顽固,也不敢提出增兵大理。
这种时候,他跳出来,力主将京营调往大理——它是京城卫戍部队,大齐军队精锐中的精锐,原本就隶属南宫宸掌管,忠心绝对无虞!
这五万人到了前线,绝对是一股不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