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与中原的很多城市一样,沈阳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早在春秋时期,燕国就曾在此地建城开拓。唐代改称沈洲,蒙元时期又重建土城,因在沈水之北,遂改称“沈阳”。明太祖驱逐蒙元收复辽东后,在沈阳设“沈阳中卫”,筑城屯兵,是辽东地区的军事重镇。
不过随着建州女真的崛起和大明的衰落,明军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屡战屡败,大片疆土落入满清之手。沈阳本来在辽东诸城中并不算是最大的,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起初也是想定都在城池更大的辽阳。所以当他决定定都沈阳时,满清贵族都很诧异。
对此努尔哈赤解释说:“沈阳四通八达之处,西征大明从都儿鼻渡辽河,路直且近;沈阳浑河通苏苏河,于苏苏河源头处伐木,顺流而下,材木不可胜用,出游打猎山近兽多,且河中之利,亦可兼收矣。”但其实他真正担心的是,辽阳距当时明军重兵驻守的广宁很近,努尔哈赤虽然屡胜明军,但对明朝这个庞然大物还是很忌惮的。
不过如今的沈阳,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大汗”苦心经营,已与过去大不相同。除了在沈阳城内建起规模宏大的“皇宫”外,皇太极还听从范文程之言,在沈阳原来的城墙外围,又筑起一道长达三十余里圆形土墙,称为“关墙”。
这道关墙不但起到防御作用,还大大拓展了沈阳城的面积,使沈阳超过辽阳,成为辽东地区最大的城池。内城南有德胜门天佑门,东有抚近门内治门,西有怀远门外攘门,北有福胜门地载门。外关亦有八门,与之一一对应,称为“关门”。
八门八关构成了沈阳城的基本格局。外关主要为正黄镶黄正白上三旗士卒的住所,另外还住着一部分被满清奴役统治为他们的生活服务的汉人。八门之内的内城,则主要是满清“皇族”的居住地,以及满人信奉的许多喇嘛庙。沈阳最繁华的街市四平街也在内城,就在“皇宫”北面不远。
这条四平街是沈阳最的街市相比。满人过去以渔猎为生,经济非常落后。虽然在军事上崛起了,但生产力一时半会儿可上不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