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至皇帝驾崩,恐大局崩坏矣!”
他私下得知消息,忧心如焚,眼见赵行德频频召见籍贯在夏国的各级军官,大营里信使四出,许孝蕴心道连皇帝都驾崩了,河中形势恐怕将要急转直下,护闻行营如果执意进军有可能成了孤军深入,全军覆没都有可能,倒不如干脆回师与安西军会合,再谋后计可以,甚至如果夏国形势不能挽回,赵行德带着水师回关东也可以。
这两日来,许孝蕴屡屡请见赵行德,却一直未得接见,不免更加忧心。
护闻行营几经扩充,如今已有六万之中,赵行德分出万余精锐兵马给了王童登,本部仍有五万人马,但是,若依军士而论,连同动员的预备军士在内,整个护闻行营的军士不足六千人,校尉以上军官仅仅二十余人,真正的护国府在府议事的校尉仅五六人而已。这二十余校尉以上军官已聚集在大帐中,有人神色悲戚,更有人略带一丝兴奋,看着高居帅位的护闻上将军赵行德,有人低声议论,有人默不作声,脸上却带着期待的神色,军官到齐之后,众
人等着赵行德先说话。
“今日召集诸位,”赵行德环顾四周,见人已到齐,便沉声道,“是为议定拥立之事。”
众校尉各自早有过沟通,并没有意外,故而无人出声打断,只是略带兴奋地看着赵行德。
“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驾崩,本来早该召集诸位议定大事,只是王将军麾下有三名校尉大人,我护闻行营上书缺了这三位校尉的副署,虽然将来可以补呈,总是有些缺憾。幸好昨夜王将军那边快马传来龙骑军大营诸位的意见,也和我等一样,决心依着护国誓约行事,并无他意。”赵行德略微解释了几句,见众人都没有其他表示,便直截了当说道:“我夏国上至皇家,下至黎民,皆行长子继承制。陛下驾崩,太子若无失德之处,便由护国府拥立太子。诸校尉依着护国誓约,宣誓效忠太子,新皇即位为君。各军司、各行营,也当召集在军的校尉,上书护国府,若太子无失德之处,则表明拥立之意,若太子失德,则陈诉其失德之处,请敦煌诸校尉另择贤能。赵某今日召集众位,便是征询诸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