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三万兵马,贺枫能赢虽然是十拿九稳,但也是因为猜出来郑嵘用意。可如今这二十万兵马精锐之师,近乎上次的七倍。
是非要跟他争个高下了,这回是场硬仗。
说实话,能跟如此枭雄一争高下,哪怕最后马革裹尸,也无憾了。
唯独放心不下的,莫过于静慈和她腹中胎儿。
于是临行前留了一支亲信,倘若他不能回来,让他们务必护静慈母子平安。
贺枫的担忧不无道理,此回郑军来势汹涌,又有地形图在手,于韩陵山激战数月之后,大祁军队最终不敌,连连败退。
此时静慈已经诞下一女,眼看邺城要守不住了,贺枫留下的亲信便决定先行护送她们母女撤离。
静慈听说他们要带她与贺枫汇合,也没有反对,但坚持要把小皇帝带上。
他们自然不敢反对,便按照贺枫之前留下的嘱咐,护送静慈母女和小皇帝往洛京去。
作为九州腹地,史上曾有数十位帝王定都洛京。纵使经过几毁几立,依然无法动摇此城深厚的根基底蕴。许多有底蕴的世家大族都扎根在此,其繁华雍容之态,几与皇都邺城不分伯仲。
贺枫早已给一些故人去过书信,哪怕倾尽何家万贯家财,也要保静慈母女无忧一世。
此时的静慈自然尚不清楚贺枫的用心。
从邺城到洛京,路途并不算近。刚出邺城不久,便不可避免地看到一些凄凉景象。因躲避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们衣不蔽体,蓬头垢面,如同牛马一般被人驱赶。那一声声绝望的求救声,也勾起了静慈的感伤。
她虽然养尊处优,却也不是完全不关心局势。
古往今来,天下分分合合,纷争不断。每逢战乱,百姓便要流离失所,受苦受难。
若是从前,她不会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也成为流离失所的百姓一员,可如今郑军来势汹涌,邺城危在旦夕。要是没有贺枫和嫣儿,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下去。
正在胡思乱想间,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嚣声,众侍卫的喊声急迫而惊惧,意味着发生的事非同小可。
为了“轻装上阵”,小皇帝身边都只带了两个最顺手的内侍伺候,静慈便也只带着心悠、盈袖并一个奶娘吴氏先离开。为方便赶路,用的也不是华丽舒适的马车,空间也不算大,静慈带着女儿和心悠在一个马车,吴氏则跟盈袖在另一个马车。
心悠听到动静,刚撩开一点车帘缝隙,便看到执鞭的车夫身中一箭,斜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