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在遗诏中,李治也指定了辅佐李显的大臣,并改任了许多官员。
立何人继承大统,谁继位当皇帝,这是大臣们最关心的事。大臣们第二个关心的事就是顾命大臣的人选,李治驾崩前指定的辅佐从臣的人选问题。顾命大臣的份量肯定是非常重,新皇即位后,他们的决定将左右朝政的方向,甚至国家的命运。哪些人能被李治选为顾命大臣,是其他朝臣们最急于想知道的事之一,如今在朝堂上身居高位,特别是政事堂的诸宰相,对此更是关心。
李治的遗诏中宣布,以改任尚书左仆射的裴行俭、任守尚书右仆射的狄仁杰、升任守侍中的裴炎、中书令李敬玄、中书令薛元超五人为辅佐李显的顾命大臣,军国大事,委以他们相助。
相比较李世民驾崩时候,委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以辅佐之命,李治任命的顾命大臣多的多。五位顾命大臣公布后,许多人已经猜到,这很可能是李治和武则天较量的结果。一些人也马上开始分析背后的原因,这其中的故事。
裴行俭应该不算是武则天非常信任的人,因为当年裴行俭是因为私议武则天干政而被贬安西。裴行俭归朝后,一直得李治的赞赏,他的升职是李治亲自敲定的,这次被选为五个顾命大臣之一,应该是李治亲自指定的。
而薛元超也应该是李治指定的人,裴炎也差不多,但裴炎同样得武则天欣赏。狄仁杰应该是另外一种力量较量的结果,谁都知道狄仁杰是靠李晨的大力举荐才被朝廷重用的,也就是说可以算是武则天一脉的人。李敬玄是武则天一手提拔的,当然肯定唯武则天的命是从,不过此人身体羸弱,差不多已经风烛残年了,看情况影响朝堂的时间不会很多。综合情况,大家还是比较满意,至少遗诏中所写的辅佐大臣,不全是武则天一系的人。
其他官员的改任,朝臣们自然也是挺关心。他们也从中嗅出了特别的味道,猜到了许多背后的故事。
侍中位置还空了一个,也不知道是暂时不补还是其他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