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省得自己去买。
“好,那怎么换?”
“就按粮价,一金四石,如何?”这粮价有贵,但没办法,到处打仗,粮怎么可能不贵呢?
“好!”刘敬答应了。
双方谈好了,他和甘宁就去了徐整家,验了一下货。刘敬觉得没问题,便让甘宁把带来人叫来,顺利去弄来几辆板车,把两百多石粮食都拉走。
这下甘宁才明白过来:“我说怎么带那么多人过来,原来是专程拉粮食的,不过换粮食也好。”
交易完成之后,刘敬等人便离开了南昌。
……
话说徐整得到这些纸,心里兴奋地很,他把纸放在手里把玩。
这时,家人进来了:“公子,听闻豫章郡新任的太守到了,公子是否去拜访一下?”
徐整想了一下,说:“好吧!我现在就去!”他看着手中的纸,又想了一下,然后数着抽出五十张纸来,打算作为礼物送给新上任的豫章太守。
徐整见到了豫章太守,便送上礼,两人谈起事情来,聊了近半个时辰。
这时,一个年纪十五岁左右的人进来。太守看到了,便说:“亮儿,这是南昌当地名士,徐文操先生,快过来拜见。”
来者正是诸葛亮。原来,诸葛亮的叔父被刘表举荐为豫章太守,他便跟叔父来到了南昌。
“拜见文操先生!”诸葛亮施了个礼。
“文操,这是从子诸葛亮,年纪还小,还没有字!”
徐整向诸葛亮还了个礼。
“文操拿来一打纸,你拿几张过去用。”
诸葛亮听了叔父的话,便准备拿几张。
“哎呀!”当抽出几张时,他惊叫了起来:“叔父,你快过来看,这就是我买过的纸!”
太守和徐整被他吓了一跳,太守接过那纸仔细地看着。
诸葛亮急问:“文操先生,这纸哪里的?”
“这……在书肆里买的,就是今天买的。”
“那你见到那卖书的人了吗?他长得怎么样?”
“见到了!”徐整描述了一下刘敬的长相。
“果然是他,就是他!”诸葛亮又问:“那他报姓名没有!”
徐整想了一下:“我问了,但他没报。”
“他还在书肆那里吗?”
“恐怕不在了,我是用粮食换的,他拉着粮食就走了。”
“去哪了呢?”
“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