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制漏洞太过于巨大。”
\n
\n
“我就拿一县来说,满清西北一个县也就两三万人,而中原一个县确有数十万甚至百万人,但是小县官员不过七八人,加上吏员,不过五六十人,即便是一个两万人的小县,也意味着一个官吏平均需要管理四百人以上!”
\n
\n
“而大县官员也才十几人,加上吏员堪堪百余人,而中原,南方富省,一县百姓几十万人,平均算下来一个官吏需要管理千余百姓。”
\n
\n
罗振军立刻看向老爹反问道:“爹,你觉得这样的官员治理体系,能让国家长治久安吗?”
\n
\n
后世华夏近八百万公务员,加上不输于公务员的吏员,三千万打底,也就是说一个官吏对应三四十名平民。
\n
\n
而满清乾隆时期官员不过三万余人,吏员三十万左右,而乾隆末期人口三亿左右,现在这个时期,人口估计两亿八千万打底。
\n
\n
官吏与百姓算下来比例在一比八百。
\n
\n
现代交通发达,通讯便利,尚且需要三四十一官,更何况古代了。
\n
\n
当然了,他也知道农耕社会生产力养不起太多官员,但是一比八百,还是不太合理,而且他并不认为农耕社会养不起,尤其是清朝已经是农耕社会的巅峰,只是大部分财富聚集在贪官污吏,世家大族,地方豪强手中,把这些家伙清理,即便是农耕社会不说三四十比一的官民比例,一二百比一的官员比例,绝对能够养的起。
\n
\n
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拿大部分资源养官,那么民间的资源就会被压缩,而流入世家大族,地方豪强的资源同样会被压缩,他们对于国家的威胁也将被压缩。
\n
\n
至于百姓,不足为虑,自古以来,大部分造反都是由百姓而起,但是历朝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