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主的地盘,但是他也不想放弃南方这种温暖的环境和湿润的气候。这时也没有塑料篷布,也不好建大棚,那边甚至连竹子都不好生长!
如果造纸,生长快的竹子无疑是个好材料,而在广阳郡,只怕就只好砍别的树了。
虽然有些树造出来的纸张无疑比竹纸质量好,但是对于宋嘉言来说,方便才是第一选择,而且竹子虽然不适合造宣纸,还是造手纸的好材料不是?
一想到手纸和竹子,又想到将来说不定要砍伐的就是那种参天大树,一时之间,原本还愉快地在那儿盘点东西的宋嘉言,忽然,似乎就有些不那么愉快了……
宋嘉祥似乎也不太愿意去广阳郡,以读书来论,南阳郡的孔家和南郡的蔡家无疑都是本朝最上乘的选择。
开朝以来,无论南北,许多读书人即使背井离乡也会到这两家来读书,宋嘉祥已经在蔡家学了几年,又得到蔡老爷子亲自教导,于他而言,要忽然离开这个熟悉的学习环境,自然是多少有些不情愿的。
昔日孟母三迁,可见学习环境对孩子是多么重要,其实不仅宋嘉祥,就连宋嘉瑞,宋嘉言也多少有些担忧。
他自己是文不成武不就了,文化底蕴颇为微薄,只能靠自己这些从后世带来的知识取巧,武艺方面也是一窍不通,离开手弩就像是一条死蛇。但对于自己的两个弟弟,他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
宋嘉瑞喜欢学武,他四五岁时,就下定了决心要跟着马都尉和赵长松学习武艺和兵法,早在前几年,宋嘉言就已经答应了他。
这几年,他每天早上都跟着赵长松蹲马步练拳,基础已经打得不错,赵长松和马都尉都已经答应,再过两年就开始正式教他自家的刀法和剑法,如果他们离开南郡,这些自然是不成立了。
一边是学业,一边是阿兄。别说他们,就是宋嘉言自己也颇为伤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