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地里的活却没学。
这就造成绣儿家里的是一把好手,织布纺线,裁衣做鞋,做饭做菜甚至是收拾家里的菜园子也比一般人强多了,但大地里的活还是半点都不会。
张王氏和王可海愿意让绣儿嫁给王木匠,也是因为王木匠有手艺,虽然王木匠现在家里穷没有地,但每个月总能得二三两的银子,绣儿不必下地干活,小两口也能攒下银子:以后攒点银子买了地可以把地佃出去或雇短工,绣儿把家顾好就行,要是绣儿与个没手艺的人成亲,以后肯定会下地,就像张王氏家里条件好可三个儿媳妇在农忙时也要下地抢收,绣儿的姑姑和姑父王可海舍不得绣儿这样累。
所以觉得王木匠真真是个好人选。
绣儿第一次烙饼,饼都糊了,就这样王可海还向绣儿的爹炫耀绣儿给烙的饼可好了。王可海看着绣儿就觉得自己再有个和绣儿年纪差不多大的儿子就好,那样绣儿就变成自己的儿媳妇了,永远不会离开这个家,可是王可海的三个儿子的孩子都不小了。
王可海也知道这样想是没用的。但任是谁,自己照顾大的孩子就要去别人家了,也是舍不得的。在王可海心中绣儿就是自己的亲闺女。
吃完饭绣儿回到自己的房间做衣服还有一些其他成亲用的东西,因为王张氏在吃饭的时候说了,绣儿也老大不小了要快点定亲,在开春时嫁出去,时间有些紧,让绣儿赶赶时间。
绣儿拿了一块花布打算做件新衣服,毕竟出了孝以后,就不用再穿素净甚至布料颜色发暗的衣服了。绣儿麻利的将布料裁好,仔细的开始一针一线的缝。不知不觉间两个时辰过去了,衣服差不多做好了,针脚又密又平又细绣儿趁屋里没有人偷偷抻抻脖子,透过糊着窗纸的窗子看见有人进了大门,又听见“王家嫂子,在吗?”绣儿刚想出屋,见姑姑已经把人迎了进来。
绣儿一看来人是上河村的李媒婆,因为李媒婆常年给人说媒,附近村里的人都认识她,秀儿叫了声“婶子”,就回了自己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