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休止拍岸淘沙的浪涛声,程德恭无限感触地说:
“海椰城虽然是专区首府,白天看不到车水马龙,夜晚看不到万家灯火的繁华,和香港、澳门这些国际城市比,眞是大大逊色。”程德恭知道,周泰柏抗日前,曾在香港住过一段时间。
“我们的国家还很穷,解放不久,百业待兴。”周泰柏附和地说。
“我们干革命就是要国家强大,人民安居乐业,就要发展经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国家才能强大,人民才能吃饱穿暖。”
程德恭想,民富国强之道在于发展经济,和周泰柏梦寐以求之教育兴国的宿愿,同出一辙,异途同归。这也是周泰柏最钦佩程德恭之处。
“自然!国家穷,人民如一盘散沙,就会受到列强的欺负和侵略。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就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就一定要发展教育,培养人材。”周泰柏一开口就流露出,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他教育兴国的理念,他不愧是个坚贞的孔孟信徒,当代的大儒和教育家。
程德恭明白,周泰柏有强烈的教育兴国的理念,只有通过教育,普遍提高人民的素质,万众同心,共同努力,才能建设富强的国家;但是周泰柏忽略了,目前人民都很贫,培养一个子弟成材并不容易,许多人还无能力,让子弟读到中学。所以,教育兴国是长远的战略方针,目前最重要的是发展工农业,先把经济搞好。但如何把经济搞好呢?中央的政策,是先在东北发展有基础的重工业,作为龙头带动其他工业的发展;在农村,废除几千年来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亿万农民生产力,当前,在南疆农村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就是全国土改的最后一役。
“我也明白,经济要发展,一定要大量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目前,珍惜使用现有的人才很重要,不然会造成青黄不接。”周泰柏在程德恭面前,从来没有隐瞒自己的观点。
程德恭知道,周泰柏并不是斤斤计较,他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