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的队伍,仍坚守秩序、原地不动外,各乡村的群众已走了大半。到底有几个人听清楚呢?恐怕只有宣读者本人。
“判决书”一读完,汪洋就宣布散会。
左腾逃过愤怒的十三区群众的一场批斗和殴打,但他的良心已在千万群众中,受到无情的谴责和宣判。
在群众纷纷向外走,你推我夺时,秩序大乱,竟发生人踩人、有人受伤的悲剧。准备给左腾痛打一场泄愤解恨的群众,在此混乱中,左腾没有被打,而自己却被人踩伤,亦堪可叹!大会为一代教育家周泰柏正名雪冤,周泰柏的高风亮节,千秋佳语。正是:
恩怨分明越古贤,长留史册话佳篇;
前嫌不计良心在,美德千秋贯海天。
下卷
水落石出
第二十五
魔头伏法天有眼
鞭尸泄愤恨难平
在珠溪河出海口处,有一块叫“南山坡”的岗坡。南山坡地势高低不一,没有村落,杂草棘木处处。其中有一片低洼地,三面高坡,一边向海,这里是个理想的行刑地点,从民国起到现在,都是天然的杀人刑场。由于寃魂多,阴气重,月暗天黑,阴风森森,时闻鬼哭魂嚎;就是大白天,也很少有人到这里来。
昨晚,县公安局局长杨得时亲自用吉普车,将死囚丘逢清和柳从风,押解到前铺镇,关押在区拘留所之囚牢。封锁消息,严加看守。
汪洋曾建议,在明天的群众大会上,当左腾和凌如泉作检讨时,将丘、柳二犯关押于第一小学的教室,到宣判时才拉出来批斗和宣判,再绑赴南山刑场枪决。
符永明反对,丘逢清罪恶深重,民愤极大,将他们关押在第一小学校教室,如果群众发现,就可能冲击学校,把丘逢清活活打死。不如待到宣判时,再将丘逢清和柳从风押到会场。杨得时同意符永明的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