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讲价了,全部都是绢花十五文,络子十文。一会儿就卖了一半。胭脂铺的虞三娘有些坐不住了,出来找到宁氏,请她请铺子里谈谈。桔子心里暗笑,像小尾巴似的跟在后面。
“嫂子的络子和绢花都是自己做的?”虞氏请宁氏坐下后,寒喧了几句,就开门见山地说。“都是我女儿想出来的花样。”宁氏老实地答道。“嫂子以后做的络子和绢花可不可以都送到我这里,我就按绢花十文一个,络子六文一个收。只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嫂子不可以再在别处卖了。”宁氏听了一喜就要答应。桔子赶快接口道:“姐姐既要独家经营,这个价钱可是低了。我们本身做的就不多,自己卖也不费事。姐姐要的话绢花十二文一个,络子八文一个。”
虞氏有些犹豫了,说:“这个花样虽然新鲜,但很快就能被别人模仿了去,到时就卖不上价了。”
“可以先签一个月的契约,每三天至少给你一百个络子,八十个绢花。我还有一些新花样,相信一个月的高价肯定没有问题。一个月后就算有别人的做出来,姐姐店里的名气也打出来了。那时我们再定价格。”
桔子干脆地说。其实她也知道这个价钱只能卖个新鲜,能卖一个月已经很不错了。
“好,就这样定了。三天后给我第一批货。”虞氏开始找出笔墨写契约。桔子庆幸自己装模作样地学了几天字,可以自己看契约。一个月的简单契约不用请中人,双方按了手印就算完成了。
\n\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