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地勾起。
他点开手机,四月的风混着路边花树的清香灌进车窗。
风吹动了青年的衣角,青年再次迈开步伐,转进了拐角。
姜钟秀点开伊炆的朋友圈,一片白色,没有任何动态。
他退出去,刷新,又重新进了一次,这次终于不再是空白了。
伊炆把他拉出了黑名单。
姜钟秀划到二月份的一条文字朋友圈,点开,平静地看着。
“过几个月想去看涨潮退潮,日出日落,有没有一起约的?”
姜钟秀曾了解到伊炆是订婚对象的一瞬,有考虑过两人要不要正式见个面。
不过从初遇来看,伊炆大概是不接受他这个订婚对象,所以说这个身份只会让他处于劣势。
对人的印象,大部分起源于第一眼。
姜钟秀对伊炆的第一眼里包含着惊艳。后来,姜钟秀有让人查过伊炆。
因为他好奇他的订婚对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用才华横溢来形容伊炆也不为过。
姜钟秀圈子里的朋友,大部分是投资者、企业家。他认识高高在上的二世祖,或者年纪轻轻就被父母安排着继承家业的富二代。
伊炆的父亲也是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但伊炆和那些人不一样。
他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忤逆父亲读了自己喜欢的美院,做起了他不确定有没有未来的艺术生涯。
大部分的艺术家都是浪漫主义,他们用色彩撑起了一片天。
姜钟秀收藏过伊炆的画。
在二十一世纪,他的风格是独特的,无与伦比的。
极致鲜明的色彩对比,强烈不失柔和的动感。
《逃进天堂的恶魔》、《坠入地狱的天使》是伊炆的早期作品。当时小火了一把,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过于抽象派,模仿国外莫奈的风格,也有人说色彩光影,超出国内大部分画家,有自己独特的下笔风格。
即使姜钟秀不是艺术圈子里的人,但他同时看见那两幅画的瞬间,心里衍生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
前者运用暖色打底,光影细腻,让观赏者由内而外的感受到一种来自色彩的温柔。
后者却是用冷色布局,犀利的线条,狰狞的深色,夸张又剧烈的色彩冲撞,形成了一种无形又冷酷的牢笼。
姜钟秀收藏了那两幅画。
好的作品能唤醒人内心深处的情绪。
姜钟秀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