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比打生桩更加阴毒的故事。”
不知道是哪年,湘西还有赶尸的习俗,苗疆的蛊术向来历史悠久,赶尸有三赶和三不赶的规矩,凡被砍头的(须将其身首缝合在一起)、受绞刑的、站笼站死的这三种可以赶,凡病死的、投河吊颈自愿而亡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这三种不能赶。
恰好有个老赶尸匠收了个徒弟之后没多久只教了点皮毛功夫便撒手人寰,那个小徒弟是个贪婪狡猾之人,就叫他老赶吧。老赶很快把第一天拜师的三不赶都抛诸脑后,趁着年纪小,又去拜了一个江湖术士为师,学了点本事,几年之后专接三不赶的活,价格收得比较高。
三不赶之所以有这规矩,其中病死之人的魂魄已被阎王勾去,不能把他们的魂魄从鬼门关那里唤回来;而投河吊颈者的魂魄是“被替代”的缠去了,而且他们有可能正在交接,若把新魂魄招来,旧亡魂无以替代则会影响旧魂灵的投生;另外,因雷打而亡者,都是罪孽深重之人,而大火烧死的往往皮肉不全,同样不能赶。
老赶瞧中赶尸匠都不接三不赶的活,不想这方面的钱都给抬棺的赚去了,又怕坏了规矩遭报应,才特意找个江湖术士学了几年艺,满打满算可以自己化解了那冤孽。刚开始除了皮肉不全的尸身,什么都接,有一次接了个在外地急病而死的卖货郎,半路上卖货郎突然捂着胸口倒地不起没一会儿便断了气,放现在大概是叫猝死。
卖货郎的妻子当然替他收尸,老赶以为卖货郎只是寻常急病,和平日一般赶尸上路了,就离家乡不到十里路的时候,卖货郎突然不听铃铛,往别的方向去了,老赶哪见过这样的情况,只好跟在后面摇着铃铛想把卖货郎叫回来,殊不知跟上了一个一小队士兵身后,卖货郎就那么一蹦一跳,跟在士兵身后,老赶继续摇着铃铛,突然听到了另一个铃铛的声音,是另一个赶尸匠,正带着几个战死的士兵回家乡。
赶尸匠之间也有这么个规矩,得分开赶路,这规矩啊老赶的师傅还没教,老赶自己也不知道,老赶就急了,多摇了几下,突然,士兵们转身朝着老赶蹦来,而老赶吃这行饭,压根就百无禁忌,取出朱砂符定住了士兵,小跑几步想上前叫赶尸匠带走士兵留下卖货郎。
赶尸匠是行家,知道肯定出事了,铃铛都不要,死命往镇子的方向跑,老赶只好摇摇铃铛,让尸体都跟在自己后面,瞧着赶尸匠跑的方向也是卖货郎的镇子,他就当积点德把士兵们也带回去吧。
可是士兵们压根不听老赶的铃,跟在后面也是有原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