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文明的程度。只不过,本源空间只能够提供样板、种子、基因、制作方法、科学理论等资源,要实现量产或者大规模使用,还是需要依靠当前世界的各类资源。
\n
\n
目前来说,最为稀缺的是有文化、懂学习的人才,否则大规模的工业产业开展起来,没有相应的人才支撑,光靠楚良才一个人,那是想也不要去想的事情,根本办不到。
\n
\n
好在楚良才还有点先见之明,早在三年前便开始给自己的特种小队普及起了科学文化知识,三年时间也算他们学的勤奋吧,起码有一小部分人已经勉强可以做一些基础工作了。
\n
\n
毕竟,从本源空间拿出来的技术可都是现成的,不需要研究,只要按照成熟的方法使用就可以了,再加上有楚良才这个“大拿”从旁指导,小规模的工业体系应该可以比较快速的建立起来吧。
\n
\n
而且,他从一开始就打算跳过蒸汽工业,直接发展内燃机技术。虽说工业体系的建设有它自身的基础架构,但石油开采和炼制,各种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冶炼,都是迟早都必须要做的事情,蒸汽机的样品可以直接从本源空间带出去,当作动力学研究的教学工具。
\n
\n
说到底,一个国家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工农业水平不断迭代更新的过程,当务之急是能够在军事工业上有一个跨越性的进步,对外部环境形成一种压倒性的优势,那么其他的发展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这便是楚良才当前的真实想法。
\n
\n
本源空间一层的面积很大,不过限于楚良才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以及他和辛晨戴谢三人的承载能力,因此能够带走的东西实在有限,他也就尽量选当前急需要的东西收集一些,以便带回去开展他的宏图伟业。
\n
\n
半日后,楚良才携带着大量的稀缺物资离开了本源空间,回到当时他和辛晨戴谢二人分开的溶洞。
\n
\n
相视无言,辛晨戴谢作为楚良才的贴身侍卫,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