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那些诗书中的典故和志向,仿佛在哪都能找到知己,在哪都能得到共鸣。
\n
\n
甚至就连一向对他无奈的大哥,一向嫌弃他的祖父和父亲,都难得地赞赏起他,甚至夸他做得不错。
\n
\n
其实不止是他,像许星阑和其他以前跟他在秦楼楚馆醉生梦死的纨绔子弟,也都因此让家中长辈对他们改观。
\n
\n
师焕云看着周围那些跃跃欲试帮他制定科举计划的才子们,眼睛也不由酸涩了起来,“谢谢你们,不过人各有志,我无心科举。我就想让怀珠诗社的诗集名扬天下,千古流传。让这些璀璨的诗词,不埋没在历史洪流中,在史书丹青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n
\n
无论千载春秋过后,是否还有人会记得他师焕云,只要有人能随口吟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他今时今日所作所为,便不是毫无意义的。
\n
\n
“为往圣继绝学,好!这正是我们怀珠诗社成立之初的宗旨。”沈绾梨点头认可。
\n
\n
科举入仕,加官进爵是世人所愿,可也正如师焕云所言,人各有志。
\n
\n
康庄大道熙熙攘攘,可有人偏爱那一叶孤舟到桥头。
\n
\n
师焕云说出心中想法之时,还担心沈绾梨觉得他不思进取,听到她点头称赞,不由心中感动。
\n
\n
县主当真是一个很好的人。
\n
\n
忽有一瞬间,师焕云竟是能理解史书上那些“士为知己者死”。
\n
\n
崔廷礼也拍了拍师焕云的肩膀,“天生我材必有用。怀珠诗社能有今日,你与县主都缺一不可。日后我们都科举入仕,怀珠诗社总不能就此荒废,有你帮县主管理,我倒是放心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