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显然国公府的快马加鞭,比起方郑氏这头的经济拮据来,确实无法相提并论。再来二老爷正想着早日断了,他们姑侄几个与府里的联系,才好下一步的计划,自然不能因小失大,叫老爷子瞧出端倪。
一头费心安抚着自己屋里那个心痛银子的,这旁却是当着老爷子的面,狠狠责罚了一通当初办差之人。说来这位在官场多年,到底较二夫人更懂得驭下之法。国公爷面前虽是痛心疾首,大声呵斥,背过身去便痛快赏了二百两银子,打发了他们一家子去了京畿田庄上。
只是这一切都拿捏的刚好,老爷子看着也大感次子行事有度,虽不及长子深得其心,又承袭了郑家一脉之传,然而能十年苦读,不求庇荫的官家子弟也实属难得!
再看如今大房一脉,又仅剩那两个哥儿,若不是自己这副老骨头早已不复当年,又怎会省得让大女儿,领了他们往南面住上几载的。
实则当年原配所出姐弟俩的拳脚功夫,才是正经得了老爷子手把手的教习,如今两个孙儿能交于方郑氏,就国公爷而言,也是一百个放心!毕竟郑家祖上是行伍的出身,哪能都学了老二这般,为求高官厚禄便弃了祖传的技艺。
对于大房一脉能继续传承下去,老爷子本就乐见其成的。只是许久不能与孙儿们相见,不免遗憾,但一想到大房的连遭不幸,又难免不细细思量起女儿的提醒。
看来这郑家一门的富贵,往后也再不能只由军功上得了。反观这数十年间的情形,无论是自家的叔伯兄弟,还是族里旁支的男丁,如今剩下的早已是十之三四了。再加上,自己这把老骨头又能看顾他们多少时日,还未尝可知,又怎能一味的执意冒进,辩不明朝中之势。
正因大房突然惨遭横祸,老爷子顿时清醒了大半。悔不当初后也越加放下了心中的执拗,再不似先前那般固执己见,对次子最初弃武从文的选择,横眉相对了。
就在国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