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峨眉山,见天真皇人於玉堂,请问真一之道,而得跨龙飞升。
故先师曰:帝既君四海,欲复求长生,长生仙方,唯有金丹;守形卻恶,独有真一。
至周末太上老君,转劫降世,度儒化释,传道尹喜。而为三教之宗,万真之主。时至东汉,伏羲演太极八卦,金母复性立命大丹之秘旨,赐号东华帝君,默授青州王玄甫。帝君誓愿宏深,广开法门,永垂道脉。桓帝永寿丁酉年,传道正阳祖师钟离权。
至唐武后天授二年,正阳祖师传道于纯阳祖师吕洞宾,事师三百七十载始闻道,至咸通十三年,道始成。后至五代,梁太祖乾化辛未年,正阳祖师渡燕国宰相刘操,号海蟾子,随迹于青城,又自号青城丈人。后渡七百八十三岁张伯端,道号紫阳。因开南宗一派,故有南五祖之称。石杏林、薛子贤、陈泥丸、自玉蟾、彭鹤林,皆其最著者也。
至宋太宗时,吕祖同海蟾,麻衣游华山,遇陈抟,习蛰龙法,遂端坐羽化而去。
至北七真,乃钟、吕二祖师,于南宋高宗三十三年,己卯岁,同到终南之甘河镇。大开普渡之门,及授先天大道,后携无数第子得大道,帝封为天仙状元。
光宗绍熙庚午年,传道于宋披云、李大成、赵蓬莱、韩清莆。此四人道成以后,宁披云自号黄房公。于成宗时,西游至蜀,传道于李太虚。
太虚授道之张紫琼,紫琼授之赵缘督。缘督于元时,天历己巳年,渡庐陵之陈致虚。字观吾,号上阳子。
延佑元年,一邋遢道人西之秦陇,挹太华之气,纳太白之奇,走褒斜,渡陈仓,见宝鸡山泽,幽遂清秀,乃就金台观而居焉。
时至其六百一十七岁,这一日,邋遢道人正端坐石台前,俯瞰山岳,忽听头顶碧空之中传来幽幽歌声,流精玉光,霞光彩映,五色郁勃,洞焕太空!这邋遢道人一惊小可,如此异状从所未见过。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