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下七个建奴的首级,三个是辽东砍的,另外四个则是在崇祯二年己巳之变在北京城下,崇祯三年四城之战中斩获。
\n
\n
那个白甲兵,就是在他担任侦骑之时遭遇,鏖战之后,将其割了首级,带回了军中。
\n
\n
在数十人,数百人的小规模的边境交锋之中,九边的明军其实没有怎么落入过下风。
\n
\n
只是成也家丁,败也家丁,一旦战局扩大,交锋演变到数千人乃至数万人,战场的局势便呈现出一面倒的情况。
\n
\n
一军敢战者不过数百家丁,其余千余军卒尽皆孱弱不堪,一冲即溃,数万人的大战安能不败?
\n
\n
明朝的家丁制度有千般不好,万般不堪,但是在战斗意志却是没有黑点。
\n
\n
在这些家丁的心中将令如山,旌旗一动,哪怕就是主将让其赴死,都不见得会皱一下眉头。
\n
\n
他们和主将一荣俱荣,一损即损,同生共死。
\n
\n
这,就是家丁。
\n
\n
但是,流贼的精骑却是不同。
\n
\n
他们虽然战力卓著,不弱于普通家丁太多,但是他们的战斗意志却很薄弱,一旦伤亡超过一成,便会放弃作战向后。
\n
\n
他们怕死,不是其军兵自己怕死,而因为其将官还怕手下的精骑死亡。
\n
\n
死几万的饥民,几千的步卒,千余人马队根本不会伤筋动骨。
\n
\n
只需要打破几座城池,攻破几处乡邑轻而易举便可以裹挟数万的人。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