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文治缺乏,天下典籍又多藏于南方私人手上,而大唐又对南方多苛刻……
\n
\n
这让封禅之事越发的艰难。
\n
\n
之前几次封禅,都不过是停留在决策之上,之后的施行根本没有推进几步。
\n
\n
然而敬天礼神,礼仪不繁复不可,功德不厚不可,诚敬不多不可。
\n
\n
“东宫求请皇帝封禅,孔卿拟写奏本,昭明礼仪,为群臣表率。”李承乾最后一句话深深的看向了孔颖达。
\n
\n
孔颖达赞同的点头,眼神深沉。
\n
\n
皇帝封禅礼仪为先,掌握了封禅的礼仪,那么就能在封禅之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于在千古史记中,亦能明载。
\n
\n
这种事情,哪个臣子能够忽略。
\n
\n
尤其他孔颖达还是孔子后裔,这种事情舍他其谁。
\n
\n
“东宫群臣之中,善通礼仪者,以孔学士,颜师古,还有欧阳学士为先。”于志宁开口,看向李承乾,说道:“诸人都有家人,师长,同窗,或可联系上下左右。”
\n
\n
“可,此事孔卿去办吧。”李承乾看向孔颖达,道:“东宫所请为第二次,说不定还会有第三次,到时孔卿可以以礼仪介入其中。”
\n
\n
“喏!”孔颖达沉沉躬身。
\n
\n
三辞三让。
\n
\n
封禅三辞三让,荆王李元景请封之事,皇帝拒绝,太子请封皇帝或许也还是会拒绝,那么剩下的就是诸多宰相请封之事。
\n
\n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