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这个约定并不约束第三国的人。于是,匈奴单于打算庇护这两个国王,并派遣使者向汉廷求情。
\n
\n
王莽得知此事后,觉得这是一个立威的好机会。
\n
\n
于是,他非但不接受单于的求情,还废除了汉宣帝与匈奴的约定,令立新约。
\n
\n
“从此以后,不仅是汉朝臣民,西域凡是接受了汉朝册封的诸国臣民逃入匈奴,匈奴皆不能纳!”
\n
\n
这一决策在汉朝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但王莽却坚信自己的判断。
\n
\n
他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树立汉朝的威信。
\n
\n
匈奴单于虽然心中不满,但在王莽的强势下,也只能顺从地答应了。
\n
\n
这一事件却在单于与王莽之间埋下了裂痕。
\n
\n
王莽继续软硬兼施,让单于给汉朝上书,说把自己的名字“囊知牙斯”改为单名“知”。
\n
\n
以符合汉朝推行的“讥二名”制度。
\n
\n
从当时单于王族成员的名字来看,他们也都纷纷改成了单名。
\n
\n
这份上书成为了王莽“怀柔远人”的王化之举。
\n
\n
再次在汉朝内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n
\n
人们认为他不仅在边疆问题上处理得果断而明智,而且在对待外族方面也展现出了高超的外交手腕。
\n
\n
王莽的名字也因此而更加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