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堂之上还在热烈讨论中,各位官吏纷纷表达了对王莽封赏“安汉公”的看法。
\n
\n
一位老臣激动地说道:“想当年,霍光大司马废昌邑王,立宣帝,为汉朝中兴立下赫赫战功。
\n
\n
如今,莽公逐董贤、立箕子,其功劳与霍光不相上下。
\n
\n
既然霍光曾比着汉代第一宰相萧何来封赏,那么莽公也理应得到同等的荣耀!”
\n
\n
另一位儒家学者出身的官吏也站了出来,引经据典地阐述道:
\n
\n
“从儒家的‘圣史’来看,今日出现周公时期的祥瑞,这岂不是说明莽公与周公同功同德吗?
\n
\n
既然周公能够‘托号于周’,那么莽公托号于汉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n
\n
王老太后见所有大臣都如此强烈支持,于是继续下诏,免除王莽其后代的差役,使其爵位与封地得以世袭。
\n
\n
这一切都是仿照昔日的萧相国的成例,以褒奖王莽的卓越功勋。
\n
\n
更是将萧相国官邸赏赐给了王莽,巧妙地将王莽那霍光的形象转变为了萧何。
\n
\n
也让王莽从一个擅权的外戚,变成了众人眼中招才纳贤、辅佐汉室的贤相。
\n
\n
面对这样的殊荣,王莽心中自是暗喜,但表面却继续表示惶恐。
\n
\n
又担心过度的谦逊在此刻反而会引来不必要的猜疑和误解。
\n
\n
于是顾不得继续装病,只得进宫,向众人阐述自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