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弱军思想,也是时候该在自己手里做个终结。
\n
\n
即便以吕夷简为首的文官集团用五代十国的例子劝过,可最终赵祯还是被赵骏说服。
\n
\n
只是当年太祖赵匡胤将两司改为三衙,将各军主将调离,以形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就在于五代十国的教训的确太深刻。
\n
\n
况且冗军的问题积重难返,赵祯也不敢轻易对军队动手,便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赵骏。
\n
\n
而赵骏本人在发现自己居然真的来到大宋,亲自了解情况之后,又才明白自己当年的口嗨有多么天真,知道军队的问题不能急于一时。
\n
\n
因而祖孙二人就算想改变这样的局面,也在审时度势之后,决定先不立即动手,而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n
\n
他们靠着先知先觉的优势,加上手榴弹对付骑兵的奇效,先打赢了宋夏战争。
\n
\n
接着大力发展火器,拥有了可以与西夏和辽国掰手腕的能力,这才于庆历后,先解决冗官冗费,最后才开始对军队动刀。
\n
\n
即便是如此,也是困难重重,还闹出过叛乱造反的事情,可以说一路走来,非常的不容易。
\n
\n
但到了今天,赵祯觉得这一切的不容易,都是值得的。
\n
\n
他与自己的大孙做到了。
\n
\n
不仅彻底解决了冗军之患,还大力整顿了军队,让军队焕然一新,有了强悍的战斗力,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强军!
\n
\n
宣德门外下方万千百姓还在欢呼,城楼上赵祯感慨几息之后,高声说道:“朕宣布,阅兵开始!”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