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再加上下午已经过了三分之一,气温越来越低,凉水加已经凉了的板栗下肚之后,似乎感觉更冷上几分。
休息了大约二十分钟,感觉身上的酸软似乎缓过来一点,米洛站起来继续前行,没有走几步,米洛的视线就被一片金黄色吸引过去。
待到走进看清楚金黄色的东西所谓何物时,因为没有找到食盐已经失望到几乎麻木的米洛,这一刻也不由的激动了。这,这好像是华夏的主食之一“黍”。
不错,黍正是华夏小杂粮的一种。记忆中好像是一年生的粮食作物,成熟以后是金黄色,在华夏北方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黍去皮以后,叫黄米,这种米有黏性,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做粽子的原料之一,而且黍磨成面粉以后也可以充当面粉使用。
虽然之前她找了板栗、葛根还有铁棍山药,但是那些和黍一比较,简直弱爆了。作为华夏成长二十好几年的她,心中的主食还是小麦大米之类的粮食。
而黍既可以剥皮作为黄米食用,也可以磨成粉食用。找到黍,米洛今天是知足了,早上出发的时候还感慨大米小麦的,这就出现了替代品,就算今天没有找到食盐,这一趟也没有白走。
这一片山脚的平地足足有大半亩地,生长的全是黍,虽然因为季节的过了的原因,有部分成熟的黍落到了地上,但是挂在上面的果实还是不少。
生怕耽搁下去,损失更大,米洛决定立刻就把这些黍收割下来。放下身上的背篓,拿起带来的石刀米洛就忙活起来。
米洛没有选择向华夏在根部收割的方式,那样太费时费力。而是直接贴着黍的果实底部直接把果实收割下来。一是想让这些秸秆烂着这里增加土地的养分,不管来年她是否还在这里,万一以后还有人迷失在这里,这些可就是救命的粮食。二就是为了自己了,只收割果实总比整株收割要方便运输的多,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