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官丢了人的文盲太监换了下去。
好在人贵有自知之明,葛全知道自己的短处,上任之时便从内书堂挑了四个小太监一起赴任,上任之后,便靠着这四个小太监每日将文书读与他听,又自己口述让他们代笔,另外还请了个举人出身的师爷帮衬,如此才算在公文程序上勉强交待过去。至少,王振虽不待见他,但表面文章却是挑不出他错来。
这葛全到任之后和那大同镇守太监郭敬一样,也是先想着法子要捞钱,没办法,他们不捞钱的话就没法打点宫里,尤其是各自的后台,这帮大佬为他们谋肥缺的目的就是指着他们能够孝敬,若是没有孝敬,谁个那么好一力扶保你?
葛全捞钱的门路和法子和郭敬如出一撤,都是想从私边贸易上割块肥肉下来,可惜宣府不是大同,大同明面上和宣府一样,都是九边重镇,谁也管不了谁。
大同的总兵官又是西宁侯宋瑛,杨洪虽位高权重,毕竟没有封侯,这手自然不可能在大同伸得那么长,也不可能把大同经营得和宣府一样铁桶一块。加上宋瑛乐见郭敬和杨家斗,再有王振这个司礼掌印在后面力撑,郭敬自然能轻松从杨家身上割下肉来,可葛全就是撞破脑袋,也别想在宣府也复制郭敬的成功模式。
兴安虽也是司礼大太监,可毕竟不是皇帝对之言听计从,百般信任的王振,杨洪也不是宋瑛,宣府更不是大同!
杨洪从军至今已是四十二年,这四十二年间,倒是足足近三十年时间都是在宣府任上。
三十年的时间,这宣府已经被杨洪经营得如同自家地盘一般,老树盘根之下是水泼不进,说句违心话,只要杨洪一日不死,这宣府便不是大明的宣府,而是他杨家的宣府!
宣府这般情况,仅有小聪明的葛全在后台兴安也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自然收了刚上任的心思,翻不起浪花,在触了几次霉头之后,便乖乖的如同前任一般当起了缩头乌龟,凡事装聋作哑,再也没有刚来时的嚣张跋扈之态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