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嚣张气焰加上其行事睚眦必报的性格,恐怕难以善了,万一真让他在王振和皇上那里进了谗言,对杨家日后可大大的不利。
钦差不钦差的,杨俊却是不惧的,镇守中官这等钦差和朝廷正式任命的钦差可不同,镇守中官只在镇守之地才为钦差,且并非朝廷任命,而是由皇帝中旨钦封,这在法理上和经内阁票拟、司礼批红、吏部正式任命的钦差大员可完全是两码事。后者无论是巡抚、巡按一地,亦或督粮、治水、整兵、刑察等临时差事,走到哪里都是代表皇帝的钦差,前者却是只能在镇守之地才能称为钦差,镇守之地外却是不被承认的,至少不被文官们所承认。
因此陆清言杨俊扣下郭敬这个钦差就形同造反,在法理上其实是站不住脚的,杨俊身为正二品的都指挥使司,其父又是宣府大帅杨洪,胆色自然不比那些文官们差,如何会被这句话吓住,其真正所惧的只不过是陆清这个小小锦衣校尉身后站着的那只老虎——指挥使马顺。
很明显,郭太监并不是被锦衣卫校尉陆清一路从大同押到这里的,这便代表陆清身上除了这块证明其身份的木牌外没有刑部刑科发给的驾贴。
没有刑科发给的驾贴,锦衣卫便不得拿人,看这锦衣小校对郭太监恭敬异常的模样,杨俊已经判断郭太监肯定不是犯事,但他没有犯事,怎的会由锦衣卫一路护送至此呢?
杨俊心下疑惑,百思不得其解。陆清见他这样,只道自己已经唬住对方,却不知对方根本没有被自己吓住,只是在疑惑他这个锦衣卫怎么和郭太监搅在一起。
后世影视剧乃至,经常出现一大群锦衣卫护送某太监穿府过县,实际在大明朝,这种事情几乎不会发生,因为锦衣卫是专伺查缉拿人的刑狱机构,动则必要出示驾贴,否则地方官员有权拒绝锦衣卫的要求,甚至还可以将其当作骗子给拿下。而通常护送官员上任和巡察的是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派出的人员,而内廷宦官出行担任其护卫的则是府军前卫等负责宫禁值守的禁卫,没有人会自寻晦气让专门抓人的锦衣卫来当自己的护卫的。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